0 引言
在基层科研院所,情报学科被忽视甚至是边缘化的情况十分普遍,情报业务部门常常被定位在二线甚至三线专业,情报从业人员的职业成长通道非常狭窄。此外,由于认识不到位,从上层管理机构到基层情报人员都常常将情报学(intelligence studies)与信息学(information science)混为一谈,导致在情报、档案、图书业务部门一体化管理的浪潮中,情报学专业的独立性被严重打破,不得不与档案和图书专业争抢有限的发展资源和空间。这些因素综合导致基层科技情报研究工作开展得异常困难,亟须探索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发展途径,及早摆脱专业发展限制,使科技情报真正成为引领科研发展、助力行业创新的生力军。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在多年的情报探索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单位实际,基于“互联网+情报”的理念,提出了“云情报”建设思路,通过几年的具体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基层科研院所情报专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情报、档案、图书一体化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强调了这种一体化并不是简单粗暴地将这三门学科糅合在一起,而是放大其相关性,加强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1],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标准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协调互补,达到最优的匹配与磨合,给读者更便捷、准确的信息资源获取方式[2]。
但就基层单位而言,许多单位的做法就是将三个业务部门合并在一起,取名为“信息中心”“资源中心”“档案情报中心”等,要么只是搭个空架子,仍然是各干各的,并未实现真正的一体化;要么就是人员混用,让学图书或档案的去做情报,或者一人身兼多职,档案与情报工作混杂一起,不仅不能实现1+1>2,反而对专业建设和发展造成巨大困扰。比如,许多科研院所的情报业务集成在图书馆部门,由专业的图书馆员兼职开展情报工作,情报业务局限于数字资源购买、信息搜集等。但这样的“情报产品”并不能满足不同层次科研人员和决策人员的需求,导致情报专业站位越来越低,得不到重视,故而无法谋求专业合理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2 情报与档案、图书的相互关系
情报、档案、图书从业人员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被看作信息工作者,而对于一个信息工作者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客观、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起着信息源与信息宿主之间的桥梁作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有将这三个专业不断向一体化推进的趋势。但这同时忽略了情报工作者区别于其他信息工作者的最大特征——情报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捕捉信息中的有用知识,为决策者提供或协助提供解决方案,起着“智库”的作用[3]。
情报学是一门起源于军事战争、基于国家情报体系、面向社会情报活动的社会科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美国情报界,在三个不同方面使用情报这一术语:a. 情报是一个产品,该产品由经优化满足决策者需求的信息构成;b. 情报也是一个流程,通过该流程识别、收集和分析信息;c. 情报是组织,既包括将原始数据转化成为决策服务的情报产品的单个组织,也包括整个情报界[4]。如图1所示,情报与知识密不可分。情报是情报人员运用情报研究专业方法、发挥智力,将信息或知识激活(整理、分析、加工)后的产物,其表现形式可以是分析报告、研究综述、专著、汇编等。报告归档,就成了档案,专著或汇编出版,就成了图书。
图1 情报产品与档案、图书的关系
3 “云情报”的概念
对档案、图书专业深入了解后发现,档案与图书专业都具有情报属性和价值,比如科研档案具有档案和情报双重价值,通过情报手段挖掘科研档案深层价值,可为科研生产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情报支撑。假如我们把档案与图书都看作情报产品,把情报专业当作一种研究手段,那么档案编研与图书编写活动都可被视为情报研究活动。基于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提出了“云情报”的概念[5]。
“云情报”指的是以情报为基点,将专业科研人员、档案和图书人员都纳入情报研究队伍,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将情报源向图书与档案拓展,实现更全面、更专业、更有价值的情报研究。为了更好地推进“云情报”的实施,我们还进一步提出了“云情报团队”的概念。“云情报团队”的“云”有两重含义:一是对应于“云情报”;二是我们所提炼的新时代情报人员需要具备的五种素养——凝心聚力(concentrated)、启智指引(lighted)、开阔思维(open-minded)、团结协作(united)及爱岗敬业(dedicated)的英文首字母缩写(CLOUD)。 上一篇:打印研究态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建议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