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Navigation

刊名:地质科技通报
曾用名:地质科技情报
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0-7849
CN:42-1904/P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0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化学文摘(网络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地质学
期刊热词:
环境地质工程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给世界的四个震惊

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导读: 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正如美联社当天所报道的那样:“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

导读: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正如美联社当天所报道的那样:“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它既是动人的,也是吓人的。”

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核武器试验基地爆炸成功。正如美联社当天所报道的那样:“在亚洲,核力量不论多么粗糙是一种国际地位的象征,是科学技术和军事力量的象征,它既是动人的,也是吓人的。”那一天,从浩瀚沙漠到荒野戈壁,从边陲小镇到首都北京,人们为之欢呼,为之激昂。在天安门广场上,一位老工人热泪盈眶地说:“从此以后,中国不会再有南京大屠杀,不会再有火烧圆明园,我们为此无比高兴和自豪!”这一句朴实的话语,鲜活地说明了中国是背负着怎样一种民族屈辱,又肩负着怎样一种民族使命感才研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宣告了一个曾经落后的大国正在以强国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这是一封震惊世界的宣言书,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档案。

耗时之短,震惊世界

1964年10月18日,中国驻苏联大使馆向中国外交部发回了苏联各院校及联合原子能研究所工作人员对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的反应,指出:“许多人对我这次爆炸感到突然,没有想到我们这样快就爆炸了。联合核子所的苏联人估计,我们要到一九六八年才能进行试验。对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速度,国外的保守估计确有依据。事实上,就在中国进行首次核试验的前一天,美国负责科技情报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助理张伯伦在给中央情报局局长卡特的备忘录中指出,依据他们近日对中国核基地所进行的大量侦查数据,罗布泊正处在建设的活跃期,中国的核试验将可能发生在未来6到8个月的某一时间。”

横向考察各有核国家掌握原子弹技术所需用的时间,以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研制原子弹必然要以巨大的时间成本为代价。美国自1939年3月成立铀委员会开始到1945年7月15日进行人类历史上首次核试验,历时6年4个月;1942年苏联国防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开采铀》的决议,到1949年8月29日苏联首次核试验成功,苏联耗时6年9个月成为核国家;1939年底,英国在利物浦秘密成立了由科学家罗特布拉特等人组成的原子弹研究小组,开始秘密研制原子弹,但此后由于战争原因,英国原子弹研制被迫中断,战后,英国重启原子弹研制计划,于1952年10月3日在太平洋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法国的核技术始于1945年,但长期裹足不前,直到1954年法国军队在奠边府战役中惨败,才激起了法国发展核武器的强烈愿望,当年12月26日法国总理皮埃尔·孟戴斯召开内阁会议批准了原子弹计划,1960年2月13日法国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赖加奈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与以上核国家相比,上世纪50年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和工业基础,难以满足原子能研究与应用所需要的耗资巨大、技术高精、设备精良的要求,而中国就是在这样一种条件下于1955年1月15日作出了核决策。在经历了两年多有关核科学技术研究、铀矿地质勘查以及原子能工业建设等工作后,1957年10月15日,随着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的签订,中国正式开启了研制原子弹的历程,到1964年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中国用了7年的时间。与其他核国家掌握原子弹技术的耗时相比,中国仅仅用略多几个月的时间就创造了尖端技术不对称发展的奇迹,这一速度,足以震惊世界。正如英国某报纸在1964年中国首次核试验成功后所言,中国带给世界的震惊,也向世界宣告,“中国真正独立地发展核力量始于1960年,至今不过四年就‘在没有苏联的援助下’爆炸了原子弹,因此低估中国是‘不智的’。”

内置装料,震惊世界

如果说中国终究要研制成核武器是“意料之事”,那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技术水平却让很多国家难以置信。有人说,这是一枚小型的、初级的原子弹,也有人认为中国爆炸的“只是类似1945年美国扔的所谓‘广岛级’的原子弹”,“中国原子弹类似一只新生的小老虎”,虽然在政治上“是一只富有威胁性的重要老虎,而军事上仍是只没有危险的小老虎。”尽管有贬低,有诋毁,但中国用事实证明了第一颗原子弹的力量。一般来说,原子弹有铀弹和钚弹两种,前者通过铀同位素分离获得高浓缩铀-235为装料,后者通过生产反应堆获得钚-239为装料。两者相比,制造铀弹的技术难度要更高,而美国和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都是钚弹。根据原子弹的引爆方式,原子弹又可以分为枪式和内爆式两种。尽管枪式原子弹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但却存在燃料利用率极低的弊端,1945年8月8日,美国空投广岛的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就是一枚装有60千克铀-235装料的枪式铀弹,但其中只有约1千克的装料发生了核裂变。相对而言,内爆式原子弹的装料利用率要高很多,但其设计和技术要求也较高。综合考虑原子弹的引爆方式和内置装料,内爆式铀弹是最难研制的一种。因此,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尽管美国情报部门已经通过卫星照片在兰州发现了在建的铀-235工厂,但卫星照片显示工厂仅部分完工,在2-3年时间内运转的可能性不大,照此预测,中国在1965年前不可能生产出武器级浓缩铀-235,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应该是一枚内爆式钚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即便是对钚弹的预测,美国也是低估了中国的实力,中情局认为:中国“仅有所知的钚原料生产基地,在1964年初反应堆才可能开始运转,这表明拥有足够钚原料进行第一次核试验大约会在1965年中期。”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网址: http://www.dzkjqbzz.cn/zonghexinwen/2020/1015/424.html


上一篇:CCF计算机应用专委走进华北理工大学
下一篇:关于陕西翠华山的导游词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