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情局60年前曾试图打造无人飞行器监视苏联
↑美国设计的早期无人飞行器外形
据俄罗斯《红星报》网站报道,日前美国中央情报局解密了一批秘藏多年的情报资料,表明冷战正酣的上世纪60年代,美国情报机构曾企图打造一批钢铁制造的鹰状无人飞行器。在当时的设计中,美国人设想这些无人飞行器可以连续飞行30昼夜、跨越6000公里,躲避苏联雷达网的搜索,悄无声息地收集情报,并对苏联领土进行侦察和监视。
其中一份解密文件写道:“无人飞行器在禁飞区上空损失的风险显而易见,这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政治后果。因此,将风险降到最低的途径,只能是让这种飞行器的挑衅性比任何其他手段都要少,也就是说将其外形设计得很小,而且不携带武器。”
在60年前,无人机侦察可谓天方夜谭。按照美国人的设想,基础版本的无人飞行器翼展约为2.5米,使用噪音很低的内燃发动机,航速约为50千米每小时,飞行高度为7000米。高级版本则使用核燃料,其性能极大提升,可成为侦察利器。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安德烈·维佳耶夫解释说:“它们伪装成鸟的形状,这样在防空雷达屏幕上看起来就像鸟一样,很难识别。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对核潜力实施侦察。”
中情局设想,这些钢铁“鸟群”将从美国内华达州秘密军事基地“51区”起飞,对苏联领空的任何地点实施侦察监视,其中一个地点就是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1960年5月1日,美国飞行员鲍尔斯驾驶的U-2侦察机就是在这里被击落。俄罗斯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退役少将帕维尔·佐洛塔廖夫指出:“鲍尔斯的这趟飞行为空中侦察画上了句号。当然,也可以派航空兵实施侦察,不过他们已经无法进入苏联领空了。”为弄清铁幕后面的情况,中情局因此打起了无人飞行器的主意。然而,因当时搜集到的情报资料只能保存在硬盘上,而硬盘的重量实在太重,限于科技水平与条件,中情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让这种无人飞行器飞上天。
尽管如此,为窥探苏联情报,中情局仍然绞尽脑汁想办法,可谓花样百出,甚至令人发笑。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防空部队博物馆馆长尤里·克努托夫说:“中情局曾经花费1000多万美元,饲养了一只小猫,在它身上植入特制麦克风和专门的传感器,并在猫尾巴上布上天线……它的任务是在苏联大使馆附近溜达,等到大使夫人带孩子出现在使馆附近时引起注意。小孩自然喜欢小猫,想领养它,最后小猫就会进入大使家。”可惜计划没有变化快,这只小猫在马路上就被车撞死了。除此之外,中情局还制订了许多异想天开的计划,如装有微型摄像头的鸽子和狗,装有窃听器的石块和树桩等。俄罗斯《国家武器库》杂志编辑安德烈·列昂科夫透露称:“我们也曾经试制无人飞行器,是‘图波列夫'‘航班'‘雨燕'等公司研制的。它们沿着北约成员国的防空网飞行,收集情报。北约对这些无人飞行器无可奈何,因为它们安装了喷气式动力装置,飞行速度很快。”
在侦察型无人飞行器的角逐中,最终是卫星笑到了最后,因为其搜集情报的能力远非无人飞行器能比。不过,无人机这一问世于上世纪60年代的科技成果在今天获得了新生。现在,无人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光明,日益成为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军事装备。(李子实)
来源:中国国防报
文章来源:《地质科技通报》 网址: http://www.dzkjqbzz.cn/zonghexinwen/2021/0430/671.html
地质科技通报投稿 | 地质科技通报编辑部| 地质科技通报版面费 | 地质科技通报论文发表 | 地质科技通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地质科技通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